欢迎访问中共绩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!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首页 | 局馆概况 | 最新动态 | 机关党建 | 政务公开 |政策法规 | 档案工作 | 党史研究 | 志鉴编篆 | 魅力绩溪 | 专题专栏 | 办事指南
机关党建
参观红色旧址 传承红色基因
参与消费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开展“学李夏,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组织观看警示教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:疫情防控,爱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“迎新春送春联
县委史志研究室常态化开展“联点
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支部开
绩溪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党支部开展
绩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支
最新动态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组织开展国防教
绩溪县举办《绩溪年鉴(2023
喜讯:绩溪县委党史地方志室三项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开展迎元宵登古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开展新春第一次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开展“迎新春、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开展二十大宣讲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观看廉政教育警
绩溪县委党史地方志室“四个一”
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走访慰问
 
绩溪概况
当前位置:首页 >详细文章
作者: 文章来源: 点击数: 4471 更新时间:2019/9/5 15:58:17

 

      绩溪县

绩溪县是位于安徽省南部、黄山东麓的山区县,隶属宣城市,县域面积1126平方公里11个乡镇81个村(社区),人口18万人。

绩溪因水而得名,据县志记载,“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,离而复合,有如绩焉,故名绩溪”。绩溪风光秀丽,历史久远,人文璀璨,文化底蕴极为厚重,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被誉为和谐之源、文化名城、名人故里、徽菜之乡。

一、自然地理

绩溪位于北纬29°57\"30°20\",东经118°20\"118°55\",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,四季分明,光照适宜,年均气温15.99℃,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。绩溪山连皖浙、水分南北,是黄山山脉与天目山山脉的结合带,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,新安江、青弋江、水阳江的源头。这里有山皆奇,无水不秀,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森林覆盖率达75.5%,境内海拔千米以上山峰46座,其中大鄣山主峰清凉峰海拔1787.4米,为华东地区第二高峰,鄣山大峡谷中突兀巍峨的百丈岩、维妙维肖的伟人头像,徽杭古道上的江南第一关,佛教胜地小九华,以及古华阳十景等秀丽景色,历来为世人瞩目并歌咏诗赞。绩溪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和多样,现有种子植物1201000余种,其中属国保植物30余种;陆栖脊椎动物135种,其中属国保动物13种。

 二、历史人文

绩溪汉代称华阳镇,南朝梁大同元年(535年)设良(梁)安县,唐朝永泰二年(766年)置绩溪县。绩溪是古新安、古歙州、古徽州的重要组成部分,唐至宋代属歙州,宋宣和三年(公元1121年)因绩溪有“徽岭、徽溪、大徽村”,改“歙州为徽州”  “徽,善也”《尔雅·释诂》,“绩、功也”《尔雅》),清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建安徽省时,取安庆、徽州二府首字为省名,可以说绩溪是名副其实的“安徽之源”。1949430日绩溪县解放,改属徽州专区,19881月划入宣城地区,20011月属宣城市。

绩溪文化积淀厚重,拥有丰饶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,各种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耀若群星,遍布徽岭南北。据统计,境内现有文化遗存三百余处,其中祠堂一百三十余幢,徽派古民居、古道、亭庙、古水口、古桥随处可见,共有国保、省保、县保文物53处。有“木雕艺术殿堂”美誉的龙川胡氏宗祠,早在1998年就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宗祠内极富盛名的隔扇门裙板木雕荷花图,寓意“和谐”、“和美”、“和顺”、“和鸣”,处处体现出以“和”为贵的传统儒家思想,是徽文化思想的经典之作,被誉为和谐之源。始建于宋代的绩溪文庙是皖南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好的孔庙,占地面积1439平方米;明伦堂考棚始建于明洪武五年(1372年),为国内目前留存为数不多的考棚之一;周氏宗祠始建于明代,占地面积1156平方米,整体建筑保存完好,宗祠内陈列有大量的徽派石雕、木雕、砖雕文物精品,现已整修为绩溪县三雕博物馆,免费对外开放。徽文化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出自绩溪,胡开文墨庄所制“地球墨”,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;由绩溪民间乡土菜肴演变形成的徽菜,跻身于中华八大菜系;原生态的徽剧徽调和极具乡土文化气息的“赛琼碗”、秋千台阁等徽风民俗,历史悠久,自然淳和,至今仍在民间流传。

正因为徽文化的长期熏陶,绩溪自古就有“邑小士多、代有闻人”的美誉,涌现出一批在社会历史进程中颇具影响力的著名人物,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诸多领域纵横驰骋,各领风骚,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。如明朝抗倭名臣、兵部尚书胡宗宪,清朝一代巨贾、红顶商人胡雪岩,徽墨制作大师胡天注,著名茶商胡炳衡;近代著名学者、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,中国第一位女农学家曹诚英;现代有国家领导人胡锦涛,两院院士洪德元、章基嘉、鞠躬、方荣祥等。

三、经济社会发展

刚刚过去的2018年,全县上下认真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,大力开展“四年并进、四城同创”,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预计,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3.6亿元,比上年增长8.5%;财政收入11.56亿元,增长8.7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.6亿元,增长11%;进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元,增长27.2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.2万元,增长8.5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.3万元,增长9.5%;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。

改革开放焕发新活力。政府机构改革有序实施,税收征管、乡镇财政、国资国企、综合执法和盐业、供销等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。“放管服”改革持续深化,“五个清单”动态调整,“减证便民”取消申请材料一半以上;建成政务服务“一张网”,在全市率先推行不动产登记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,“证照分离”改革、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顺利实施,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项比例达96.5%,各类市场主体增长22%。农村“股改”全面完成,“三权分置”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“三变”改革卓有成效,土地流转率达33%。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绩溪行动步伐加快,“对标沪苏浙、争当排头兵”活动全面展开,杭黄高铁开通运营,宣绩高铁引入绩溪北站工程基本完工,杭临绩高铁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。

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。经济高质量发展“双百”工程扎实开展,新增“五上”企业15户。新型工业提档升级。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%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幅位居全市前列。省级经济开发区“去筹转正”,健康食品医药产业园创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、入园企业增至11户,成立园区企业创新联盟,建成“企业家群英馆”。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501亩,8户企业成功嫁接重组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%,新增战略性新兴企业9户、高新技术企业2户、省级众创空间1家,中友链条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,良才墨业“艺粟斋”成为中国驰名商标,黄山恒久链2个产品获链传动行业“自主创新优秀新产品”特等奖,富凯特种钢材被认定为省级新产品。与安徽工业大学、安徽中医药大学、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57%。全域旅游提质增效。3A级以上景区整改提升,生态养生美食列入中国地域美食名录,第十届世界养生大会授予我县“养生宜居县”,荣登“中国最佳县域榜”,瀛洲镇、上庄镇被评为省级旅游小镇,家朋乡荣获全省优秀旅游乡镇,徽杭古道、鄣山大峡谷入选“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”,荆州风景道列入7条安徽自驾精品线路;高水平举办第七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,成功组织绩溪至上海马拉松自行车骑行大会等系列知名体育赛事,预计全年旅游接待量1051万人次、综合收入51.2亿元,分别增长20.6%21.3%。电商产业提优拓展。获评全省电商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先进县,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,微店绩溪家乡馆上线运营,碧橙云服务中心落户绩溪,完成电商创业街改造提升、入驻企业达22户,“上街去”“自然派”分别在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开展跨境电商业务,预计全县网络交易额32亿元,增长25%

项目工作实现新突破。重点项目每月一调度、每季集中开竣工投产,64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、竣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超年度计划,总投资380亿元的58个重点调度项目加快推进,总投资12.1亿元的3PPP项目全面实施。绩溪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正式蓄水,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如期竣工,扬溪源水库进入大坝浇筑阶段,天然气支线管道铺设过半。绩谭旅游快速通道绩溪段路基工程即将完工,扬板线改建工程进展顺利,完成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改善工程10公里。绩溪多利国际大酒店正式营业,富凯特材年产15万吨合金钢技改、麦克威链轮链条项目投入生产,小小科技汽车高端零部件智能化生产、明雁齿轮年产50万套新能源汽车行星架、多利食品等项目全面施工,中路高空风能发电、上庄景区4A+提升改造、新安健康产业园二期工程开工建设。项目要素保障更加有力,新增建设用地1104亩,完成征地2745亩,预计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5.5亿元,增长12.6%

乡村振兴开创新空间。乡村振兴“五百”工程启动实施,首批40个创建村加快建设,建成4个省级中心村和11个市县级中心村。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,徽菜原材料基地发展到2.65万亩,新建标准茶园2020亩、中药材3500亩;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通过专家组验收,新培育省级以上农林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家、示范家庭农场5家,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跻身全国300强,预计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67.2亿元,增长12%;新增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点,尚村荣获“全国生态文化村”,龙川村进入安徽旅游十大古村镇行列。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、建设里程71公里,新建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路62.7公里,农田水利“最后一公里”项目启动实施。

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。成功申报城市设计双修试点县,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技术评估。灵山路、纬二路、西环线一期、徽山大道拓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,清凉峰路延伸段主体工程完工,城区新增绿地8.8万平方米,新建污水管网15公里,“两治三改”、农村环境“三大革命”进展良好,完成40个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。河长制、林长制、路长制深入实施,在全省率先推行“技防河长”和林区警长制,“河道三长”创新做法得到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,在全市率先建立县域内地表水生态补偿机制,设立林权收储中心。建成全省首个县域智慧环保平台,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有力,城区禁止露天烧烤、禁放烟花爆竹和殡葬管理、养犬管理全面加强,43个粘土砖瓦窑全部关停拆除,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市第一、全省领先。

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。民生保障水平提升。脱贫攻坚“四季攻势”压茬推进,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51个,设立扶贫爱心基金,扶贫小额贷款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数的187%,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合作社,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.1%。新增城镇就业3550人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00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206人。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,城乡居保、五保、医保保障和高龄津贴提标,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完成,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100%,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提效。福利慈善事业健康发展,社会救助力度加大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。义务教育学校“全面改薄”计划如期实施,县实验小学列入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,绩溪中学新建2幢教学楼,高考一本达线率创历史新高,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创建工作顺利推进。新增17个中国传统村落,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,郭因文墨馆对外开放,徽墨非遗传承传习基地投入使用。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运行,乡镇卫生院实行分类管理。社会治理持续加强。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平台,群众来信来访同比下降18%,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受好评、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,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实现全覆盖,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。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机构挂牌成立,优抚安置政策及时落实。圆满完成村委会、社区居委会换届。

 

版权所有:中共绩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地址:绩溪县行政办公中心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: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传真:0563-8162371  备案号:皖ICP备18009969号 皖公网安备 3418240200016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