徽杭古道路上的蓝天凹
永来村蓝天凹红军战壕遗址
红军战壕位于绩溪县伏岭镇永来村境内的蓝天凹。
蓝天凹(原名雪堂岭、烂污田凹),地处皖浙两省边界、大障山脉最高峰清凉峰(原名障峰)北坡,“徽杭古道”径此,为正在规划中的“古道旅游景区”最佳景点之一。战壕处于凹口并向凹脊延伸,至上源培,断续约2.5公里,人处于战壕位置,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之感油然而生。历经战乱和风雨洗刷,今仅存部分浅浅沟痕,鲜为后人知晓。
1934年6月下旬,中共中央决定将寻淮洲、乐少华、刘英、栗裕等领导的红7军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,到敌人后方皖浙赣边区创建新的苏维埃区域,宣传中国共产党反对内战,联合抗日的政治主张,推动抗日运动发展。11月初,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奉中央指示,与闽浙赣苏区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,红七军团所部改为19师,继续北上。12月3日,红19师和军团政治部机关指战员3000多人在师长寻淮洲、政委聂洪钧、参谋长王如痴、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、闽浙赣省委代表王弼的率领下,从浙西昌化(今属临安市)马啸沿徽杭古道进入绩溪银龙坞、岭脚下(今永来一带)休整。为粉碎国民党浙江省保安纵队、国民党军7师21旅40团及绩溪县保安队等围追堵截,在蓝天凹至上源培挖掘深、宽各1米的战壕,构筑掩体。5日,红军经上雪堂、黄茅培向“江南第一关”及伏岭下村进发,敌人慑于红军威力不敢迎战,仅与后卫部队稍有接火,傍晚红军占领扬溪镇。6日,经板桥头、尚田等地进入旌德县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