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中共绩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!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首页 | 局馆概况 | 最新动态 | 机关党建 | 政务公开 |政策法规 | 档案工作 | 党史研究 | 志鉴编篆 | 魅力绩溪 | 专题专栏 | 办事指南
机关党建
参观红色旧址 传承红色基因
参与消费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开展“学李夏,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组织观看警示教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:疫情防控,爱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“迎新春送春联
县委史志研究室常态化开展“联点
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支部开
绩溪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党支部开展
绩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支
最新动态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组织开展国防教
绩溪县举办《绩溪年鉴(2023
喜讯:绩溪县委党史地方志室三项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开展迎元宵登古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开展新春第一次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开展“迎新春、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开展二十大宣讲
县委党史地方志室观看廉政教育警
绩溪县委党史地方志室“四个一”
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走访慰问
 
汪 华
当前位置:首页 >详细文章
作者: 文章来源: 点击数: 3114 更新时间:2018/5/2 10:51:12

   

越国公 汪华(586—649)

    本名世华,字国辅,号英发。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。幼丧父,随母投靠外祖父家牧牛。少年习武后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,苦练刀枪弓箭,以勇侠闻名乡里。大业之乱,大业元年(605),应新安郡守募为府兵,以英武智勇深得将士爱戴,平婺源、开拓箬岭山道有功,而为新安裨将,深得众望。隋末率众起义,占据歙州,相继攻下宣州、杭州、睦州、饶州、婺州,统兵十万,建号吴王;先后将郡治由黟县迁至休宁万安、歙城,使六州安宁长达十年之久。唐武德四年(612),汪华审时度势,维护国家统一,差使奉表归唐,诏使持节,总管六州军事及歙州刺史,封上柱国、越国公,使六州继续得以安宁。贞观二年(628)奉诏晋京,授为左卫白渠府统军。十七年改忠武将军,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。十八年,李世民征辽东(高丽),汪华留京任九宫副监。二十三年,病殁长安,归葬方岚山。在短短的六十四年中,充满了传奇而又传神的色彩,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、美丽的传说和超乎自然的神话。徽州人民始终把他当作能够保佑众生的“神”来供奉,当作能够给人们带来福祉的“汪公大帝”来祭祀,当作能够给人们带来光明的“太阳”来崇拜,千百年来祭祀不断,香火不熄。不仅六州黎民百姓怀念他、祭祀他,唐朝以来,历朝历代的皇帝也褒扬他、屡屡加封他。据不完全统计,唐、宋、元、明以来,先后有九位皇帝十五次为他下诏封王,还对其祖父母、父母、五位夫人、九个儿子、堂弟、族弟、部将和山越族首领等四十多人加封多达一百多人次。在中国的历史上,有五个朝代九位皇帝在不同时期同时加封一人,并且对其亲属、部将等四十多人加封多达一百多人次,先后延续了近千年,是极为罕见的。生有九子,散居各地。宋、明、清三朝均有诰封;徽属六邑,俗称“汪公老爷”,视为地方神灵,被誉为和谐之神,长期受到祭祀。           

版权所有:中共绩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地址:绩溪县行政办公中心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: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传真:0563-8162371  备案号:皖ICP备18009969号 皖公网安备 34182402000169号